秋意渐浓,“吃蟹季”又来了。9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透露,近日有两名男子因食用生蟹后出现发烧、咳嗽、肠胃炎等症状前来就诊。经诊断,两人卫氏并殖吸虫抗体阳性,体内均有卫氏并殖吸虫。健康专家提醒,生吃螃蟹,包括醉蟹,都可能导致人体感染寄生虫,一定要小心食用。
前不久,28岁的患者罗某约了张某等三个孩子,周末去仙居郊游。四个人来到一个溪滩重温童年,于是下到溪里打架翻石头抓螃蟹。抓了七八只螃蟹后,有一个人提出,这里的溪水清澈无污染,这些螃蟹一定“很新鲜”。
于是,四个人坐在溪边分享生蟹,味道“鲜嫩”。然而没过几天,罗的两个同行都出现了发烧、咳嗽、肚子疼的症状。到仙居当地医院后,按肠胃炎治疗了几天,仍不见好转。经寄生虫检测,确诊为肺吸虫病感染。
几天后,罗和另一名同伴也出现反复发热、腹痛、咳嗽、腹泻的症状。于是,罗和一名同伴来到浙大一院感染性疾病科进行治疗。经寄生虫检测,两人均为卫氏并殖吸虫抗体阳性,腹部和肺部均发现卫氏并殖吸虫。医生甚至在罗的脑部发现了肺吸虫病的囊性病灶。所幸两人就医及时,药物治疗后康复出院,没有留下后遗症。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诊疗组组长、主任医师黄说,人食用未煮熟的淡水蟹或蝼蛄带囊蚴(幼年型肺吸虫病),或食用半熟的感染囊蚴的野生动物肉,或饮用被囊蚴污染的生溪水,都可能被感染。
“囊尾蚴经口感染,在胃和十二指肠破裂,幼虫脱出,经肠壁进入腹腔。它们穿过横膈膜进入胸腔和肺部,在肺部发育成人。它们还可寄生于各种组织器官,如脑、脊髓、胃肠道、腹腔、皮下组织等,并产生相应的症状。严重时会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黄对说:
肺吸虫病是一种以肺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入侵昆虫种类、感染器官、感染程度、机体反应等因素有关。肺吸虫病发病缓慢,潜伏期约6个月,或短至几天,或迟至2年。
“患者有低热、咳嗽、血痰、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荨麻疹等临床表现。”黄表示,市民应改变饮食习惯,远离肺吸虫病。“醉蟹也是生食,用酒浸泡后根本不能杀死肺吸虫病,所以吃醉蟹有感染的风险。另外,看似清澈的溪流可能已经被感染,也有被感染的可能。但经过高温煮沸后,肺吸虫病可以被完全杀死。”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本文标题:生吃螃蟹易得什么病(生吃螃蟹易得什么病?)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0666.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