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阮科信食品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

监制: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最近网上有人发微博求助,说自己在肛门里发现了一条蛔虫,最终在福建疾控中心确诊——猪带绦虫。这条虫子预计有五米长…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什么是猪带绦虫?

猪带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它的身体又长又分节。猪带绦虫没有口,通过表皮吸收食物,营养来源主要是宿主的消化系统。除了人类,猪、牛、羊、狗、鱼等物种也会感染绦虫,成为绦虫的营养来源。

牛带绦虫病的病原是牛囊尾蚴,感染囊尾蚴的牛是牛带绦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绦虫一旦寄生成功,就会附着在肠壁内侧,不断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从而存活、生长,甚至产卵。不同种类的绦虫有不同的体长,比如猪带绦虫,一般有2到3米长。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牛肉绦虫的生活史。

人是猪带绦虫的最终宿主。一旦人们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牛肉,囊尾蚴就可能寄生在人体内,2~3个月后发育成人。

有趣的是,寄生在人体上的猪带绦虫只有一条,而有多达八条,数量最多的有31条。使用寿命可达20-30年。在成长过程中,成虫能自行排出妊娠物。刚脱落的时候,孕妇的活动性很强,会随着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微博里的博主才在肛门附近发现了虫子。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猪带绦虫可长达2-3米。

感染绦虫会有什么后果?

猪带绦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流行于喜欢吃牛肉,特别是生吃或半熟牛肉的地区和民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亚洲带绦虫广泛分布于亚太地区的韩国、台湾省、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和越南,其流行是由于当地居民有食用家畜或野生动物内脏的习俗。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感染猪带绦虫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腹部不适、饥饿感、消化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猪带绦虫只存在于人的肠道里。可引起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期还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出血、肠穿孔。猪带绦虫除了进入肠道成为成虫外,还可能进入大脑引起脑囊虫病。

微博中患者提到的肛门发现虫子也是很常见的表现。由于猪带绦虫的妊娠结节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妊娠结节可自动脱离肛门,多数患者可自行发现排出的结节或出现肛门瘙痒症状。当丢失的妊娠淋巴结在肠内移动并被回盲瓣阻塞时,剧烈的活动会引起回盲部的剧烈疼痛。有些病例还可能引起阑尾炎、肠梗阻等并发症。

猪带绦虫会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猪带绦虫主要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传播。

首先,人们可能会因饮水而感染。例如,在流行区,农牧民经常在牧场和野外排便,造成人类排泄物污染牧场、水源和地面。猪带绦虫虫卵在室外可存活8周或更长时间,所以牛在放牧时吃虫卵或孕节容易感染。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绦虫的传播途径。

此外,生肉或半熟的肉也是非常常见的感染途径。

这个地区受欢迎的少数民族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的习惯。比如苗族、侗族喜欢吃“红肉”、“腊肉”,傣族喜欢吃“剁生肉”,都是生牛肉剁碎调味后吃的。西藏人喜欢吃稍微风干的生牛肉或在篝火上烤未熟的大块牛肉。这些饮食习惯容易在人群中造成感染。在没有吃生牛肉习惯的地区,用刀子和砧板切生蔬菜时,未煮熟的肉或牛囊尾蚴污染可引起感染。结果发现,37%的牛带绦虫病人指甲里有绦虫卵,误食的几率很大。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如何预防感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寄生虫感染已经越来越少。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喜欢烧烤、火锅,对肉制品熟不熟不太在意,就有可能吃到活的囊尾蚴而感染绦虫病。如何预防感染?

1.不要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是防止寄生虫感染的关键。在外面吃肉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比如,在火锅烧开的时候可以杀死绦虫。

2.平时要注意改变不卫生的饮食习惯,砧板和刀具要生熟分开,食材要科学处理。切生菜和熟菜的刀和案板要分开,用后要洗干净,防止污染;切完生肉后,用开水清洗案板和刀具。

3.不要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牛肉。尽量在正规市场超市购买生肉,不要购买任何未经检验检疫的牛肉。

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本文标题:牛带绦虫(牛带绦虫孕节)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3576.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