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是指哪里(微微一笑帝都是指哪里)

帝都是指哪里(微微一笑帝都是指哪里)

洛阳龙门石窟视觉中国供图

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曾在一首诗中说,“若问今昔之盛废,请只看洛阳城”(《洛阳老城传》)。意思是想知道古今朝代的兴衰,请看洛阳城。

的确,洛阳位于河洛和洛阳之间,占据天下。十四个朝代曾在洛阳建都近千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最早、最真实的中国。

那么,洛阳为什么会成为千年帝都呢?

在世界上; 到底,究竟

古人在选择都城时不得不考虑许多因素。除了经济、军事和环境因素外,它还与城市的位置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现在社会的交通、通讯发达。即使一个国家把首都设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也没关系。古代不是这样。在古代,选择都城时,要考虑都城是否位于整个统治区域的中心,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如果首都位置太偏,既不利于帝国和国家法令的上传下达,也不利于对偏远地区的控制。

都城位于统治区域的中心,无论是对于国家法令的发布,地方信息向中央政府的收集,赋税的征收,军队的调动等,距离都差不多。当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支付粮食和物资时,东、西、北、南之间的距离大约相等。此外,“中”的意思是中央和中央,对应于天宫中被星星包围的墙。这样看来,首都是否位于“世界”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但是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世界上哪个地方?

中华民族早期起源和迁徙的地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之后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滚雪球。因此,这个地区似乎是“一国之内”。夏朝建立时,全国分为九州(兖州、青、徐、冀、豫、雍、梁、荆、阳)。今天以河南为中心的地区叫禹州,位于其他八州的中心。人们称之为“中原”或“中州”,视之为“天下”。

那么,“中原”或“中州”的中心在哪里呢?西周建立时,周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当时,他被周成王指派去测量哪个地方是“世界上”的。当时,周公使用原始的“影测”方法,测量结果显示中岳嵩山“在人间”,并将这一结果上报周成王。西周时,嵩山归洛阳管辖,也就是说洛阳是整个世界相对中心的城市,是帝王们寻找的“天下”。因此,在东周,首都从Xi安迁至洛阳。

司马迁曾说,“前世三代住在河洛”(《史记·结界本》)。三朝指的是夏商周。当时中国的疆域没有今天这么大。在古代,民主必须生活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由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后来,许多朝代,如东汉、西晋、北魏、隋朝(杨迪)和唐朝(武则天)也在洛阳建都,使洛阳成为一个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唐朝时,武则天立洛阳为都城,改洛阳为神都。这一时期,牡丹花成为洛阳的市花,春天赏牡丹成为洛阳人的习俗。诗人刘禹锡曾写诗说,“唯有牡丹是真国色,花开时移都”(《赏牡丹》)。传说武则天非常喜欢牡丹,洛阳城牡丹花的繁盛也与她有关。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建立了15年的吴州政权。为了稳定皇权,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洛阳留下了许多故事。

比如武则天善于用人,让迪徐人杰、苏维道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还用了很多酷吏来打击异己势力,周兴和赖君臣就成了一堆酷吏。然而,过度残酷的镇压也引起了极大的恐惧、焦虑和公愤。武则天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她反过来为法官清场,以平息民愤,安定朝廷。

武则天在位期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为下一个繁荣的新世纪奠定了基础。晚年,她自诩信佛,喜花,注重养生,成为中国历史上(624~705)为数不多的80岁以上的长寿皇帝。

然而,她毕竟在残暴的官员手中杀了许多人,而且她也被广泛招募。她还镇压了南方地区的叛乱,牵连了许多大臣,这在朝廷内外引起了相当多的批评。所以武则天死后留下遗言,在与唐高宗合葬的甘陵前立了一块无字碑。皇后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我什么都不会写,让后人评价我的功过。

家乡

洛阳“得天下”的地理优势,人文中心的文化优势,让很多朝代都把洛阳定为都城。然而,凡事有利有弊。正是因为洛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洛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经受了战争的洗礼。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曾说:“洛阳在天下之中,而…这是各方的战场。天下无事时,若有事必先攻洛阳”(《书:后》)。洛阳地处天下中央,是各方兵家必争之地。天下太平,就无所谓了。国家动乱,洛阳必然首先受到战争的影响。历史上的大战争,如牧野之战、官渡之战、安史之乱,都发生在中原。“问鼎中原”、“逐鹿中原”等成语典故也说明了中原地区战乱频仍。

面对战争,普通人如何应对?两种方式:

一种是逃亡,也就是搬离洛阳。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西进,进入关中陕西,称为“西进”;二是北上,到山西、河北,称为“北上”。但是,这两个方向都不是理想的选择。关中土地狭小,容量有限。洛阳发生战争,关中往往不能幸免。打入北方,山西河北靠近北方游牧民族,也很不安全。

剩下的一条路是向东南,叫做“飞向东南”。这是一条理想的移民路线:一是战乱少,容易定居;二是经济基础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第三,交通便利。从中原到东南有许多天然河流和人工挖掘的运河。沿着这些河流,你可以很容易地到达东南部。所以秦汉魏晋隋唐两宋时期,洛阳人大规模南迁。

这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一方面是有很深的中原情结。比如北宋灭亡后,南宋的都城杭州就位于东南角。一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报国热情,投身于收复中原、清理旧山河的事业中。岳飞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却遭到秦桧等人的陷害。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风伯亭。他死时只有39岁。杭州西湖边,岳飞墓墓前曾有这样一副对联:“人自宋起小名,我耻于坟前姓秦。”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人的是非观,也反映了中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将这种深厚的中原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晚年写了一首诗《示子》:“死而知一切空,哀而不见九州。王师北定中原的日子,家族祭祀从来没有忘记告诉奈翁”。以遗嘱的形式告诉你的儿子:当王师收复中原时,别忘了在祭祀时告诉我这个好消息。不能收复故土,收复中原,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痛。

另一方面,到河洛寻根。因为河洛地区是我国早期先民活动的主要地区,是世界和中原的核心地区。所以,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在寻根的时候,都来到了河洛。有很多来自江浙、闽南、台湾省的人,尤其是客家人,至今仍自称“河洛郎”。同时,苏南、浙江、江西、福建、广州等地也有不少家族祠堂。很多地方,比如江西婺源,福建客家土楼等祠堂,都建得富丽堂皇。祠堂里供奉着每个家族的祖先,几乎无一例外,都记载着家族的祖先是如何从河洛、中原千里迢迢来到南方艰苦创业的。其目的是告诫后人:慎之又慎,谨记河洛。

(作者是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六大古都》《黄河古都》《丝绸之路古城》主讲人)

程穗英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标题:帝都是指哪里(微微一笑帝都是指哪里)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6663.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