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那些过去的“慢活”“小活”空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为了保护传统技艺,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新闻晨报校团与微纪录片《上海百工》的制作方上海希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一项面向不会留在上海的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夏天,150名中小学生跟随晨报资深记者,探访上海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坚持。
18号/图片-1/非上海人
城隍庙最繁华的九曲桥边上,“上海五香豆”占据了正南最好的门面。虽然当天早上8点就有人在排队,但店里还是有很多游客。一个售货员用一个大塑料袋,装了满满一袋五香豆,放在柜台上。估计游客会在短时间内来取。
“不尝老城隍庙的五香豆角,对上海来说也不算大。”五香豆作为上海的特产,是很多游客的必备礼品,也曾是很多上海人记忆中的美味。
五香豆制作技艺传承人邱成华老师,1980年进厂学习五香豆制作。他说最难的是煮饭翻豆。“煮豆子要掌握火候。那时候还没有电磁炉,用的是煤。我怕会遇到穷煤,但是你让它上来它就上不来了。一个班次7个多小时,炉温300多度,天冷天热都一样。”翻豆子的时候,全靠两只胳膊和手腕的力量。每平30多斤,还得不停地翻。“有同事因为这个得了腱鞘炎。”
有几个00后、10后的晨报记者没吃过五香豆。采访进行到一半,家长说今天回去买几包五香豆尝尝。
视频来源:“助力升学”视频号
记忆中的五香豆
我从来没有吃过五香豆。晨报记者张子晓。
五香豆当年也叫“奶油五香豆”,因为豆子外面的盐和霜看起来像奶油,所以有了这样的名字。它的味道从外面的盐霜(咸)到豆子本身(香),最后到回味(甜),可谓味道丰富。豆子是用三颗白色的蚕豆做成的,吃起来糯糯的。而且不放任何味精和防腐剂,纯天然。
远近五香豆视频拍摄及制作:张志立
来源:深思
本文标题:城隍庙五香豆(城隍庙五香豆哪里有卖)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7546.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