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茶的做法(酥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我不是第一次去拉萨。我曾经在海拔4700米的阿里工作。每次去拉萨,都是冬天或者夏天出现高原反应。那是一个挣扎的过程,很难受。

这一次,即使是在最舒服的七月,我还是没能逃脱,尽管我提前吃了抗多动症的药。

喝酥油茶可以抗高原反应,这是我在书上经常提到的观点,但我真的没有付诸实践。在一个在西藏社科院工作的朋友劝说下,我在拉萨体验了一次。

这是一个小茶馆,朋友经常光顾的地方。我们点了一壶酥油茶。与牧区相比,颜色较浅,表面不太油。嘴里有一种温柔的安慰。

大概8杯之后,咬着牙聊天的感觉有了很大的提升。仔细回味,头疼头晕的感觉基本没有了,胃舒服多了,体力好像也恢复了。

我们又点了一壶,声称要全程参观酥油茶。害羞的藏族姑娘同意了。

首先,她拿出一块新鲜的酥油,放在泡茶器里。酥油呈乳白色,再加入暗红色浓茶汁。加了一勺盐后,我又拿了一个塑料袋。我确认后,原来是全脂奶粉。女生说加全脂奶粉后做出来的茶味道会更好。最后加入热水,盖上泡茶器的盖子,开始泡茶。整个操作大约需要3分钟。

和这里不同的是,牧区酥油茶制作讲究多放酥油,尤其是制作油花。在牧民家里喝酥油茶,把茶碗里的油花吹出来,是每次都要做的事。

在牧民眼里,油多花多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另外,牧民家里的酥油多为黄色,做出来的酥油茶口感会稍差。他们也不添加奶粉之类的调味品。

酥油为什么是白色和黄色的?一位名叫平措的同志给了我答案。

原来羊、牦牛、奶牛的奶做出来的酥油是不一样的,这也体现在颜色上。

羊奶酥油是白色的,牦牛酥油是金黄色的,牛奶酥油是淡黄色的。这些颜色并不是固定的,随着季节的变化,制作出来的酥油会有色差。

平措说,正宗的酥油茶应该属于牧区,没有任何添加剂,味道有点咸和酸败,但很有营养。

在牧区,有人说家里的酥油茶难以下咽,有人说油花太多,主要是对酥油茶文化了解不够。总的来说,拉萨制作的酥油茶选择了大众的口味和做法,所以很容易吸引大众消费者。

去西藏不能不喝茶,喝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作者:赵国栋

本文选自2019年8月20日西藏日报微信公众号。

(注:本文已删除)

本文标题:酥油茶的做法(酥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7903.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