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本科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

本文讲的是“批”的知识。

一开始,我得说些废话。打算写一个专栏《高考那些事,从白到精》。目的是系统介绍高考录取的相关知识。希望家长能系统学习,有能力完成高考志愿填报。前面写了两篇,没有指出这个意思,所以想通过本文开头解释一下。

第一条“高三的家长们,请接受这份你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可以理解为本专栏的提纲;

第二个“看了这个故事,你就明白高考招生是怎么回事了”,可以理解为这个栏目的“引子”。它的作用是给出一个完整的画面,让后续的深入发展更容易理解。

当然,这个“入门”并不完美,它只涵盖了“高考规则”的知识点,而没有涉及到“心理-心态”和“了解大学专业”这两个部分。原因是:《高考录取规则》是“客观题”,答案是唯一的,这是它的优势;但缺点很复杂,很多点不太好理解,所以“简介”扫清了一些障碍。

至于“心理学-心态”,正如我在《高三家长们,请收下这张你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一文中所说,“可以很专业,也可以很简单”。于是我约了心理老师,让老师把专业的部分写出来,然后我把“简单”的部分加上,把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我相信这个;

对于“了解大学专业”,我也引用《高三家长,请接受这份你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中的原话:“其实很简单,但由于人性、价值观之类不可控的东西,难点在于如何做到理性、客观、不纠结、不焦虑”——这是我的观点。但同时也有一些方法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和高考规则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想直接根据知识点来阐述,这些在《概论》中没有涉及。

对于读者,我有一个基本的期待——虽然我已经说过可能没用,也可能认为我是想让人们通过读书来赚钱,但我还是想说一句:我希望从头开始,像学一门技术一样,一点一点地读,而不是跳跃式地读。同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发。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体系,才能知道为什么,为什么。

最后,我想明确一点,这个话题是自媒体的热门话题,文章和视频太多了。我也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后来我决定写:就算浪费精力,见不到几个人,我也要写一篇自己的经历和见闻的总结。

废话结束,恢复正常。我们的位置在这里:

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本科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

设置批次的初衷是我们国家的高考招生是分批进行的,每一个批次的招生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即一个批次的招生结束后,再进行下一个批次的招生。

为什么要批?首先,这是由高等教育体制决定的:

在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后者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四个层次。

我们只关心高考,只和大学本科有关。所以对于我们要讨论的范畴,上面的体系就变成了:与高考相关的高等教育是全日制高等教育,招收专科生和本科生。

专科和本科学历学历不同,培养目标不同,面对的群体也不同。然后招生对应形成两个批次:专科招生和本科招生。

不挑词——我一直在说“批”而不是上面的“批”。“第二次”代表顺序,那么高校招生和本科招生如何安排他们的“第二次”——即先招哪个,后招哪个?

每个人都想读本科,所以招生规则的设计要让每个能读本科的人都能读本科。所以一定要先招本科:让所有人都去尝试报考,失败了再考虑专科批次。这样,至少在招生的过程中,给了大家同等的机会。

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容易发生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象。

但也有漏洞。就是即使我总分100,也可以参加本科招生。即使今天的招生工作有大量的IT系统支持,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更何况是20到30年前制定这些基本政策的时候。

我该怎么办?设置各批次招生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分数,也就是所谓的分数线:只有分数通过了事先设定的某一批次分数线的学生,才能参加该批次招生。

问题又来了。提前设定的依据是什么?很简单:每个批次的招生人数都是提前预定好的——这叫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的招生人数,可以给一定的盈余——比如多10-20%,可以算出要招的人数。比如本科批次的招生计划是164250人,加上15%的富余,一共会招188888人。

而高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分数择优录取。所以对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会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名,这样就有了“分数对应排名”的结果。比如今年最高分702,排名第一;01分,第二行,…,493分,排188888。

所以,毕业线是:493分。这样才能保证本科能填!

专科线,用同样的方法做。但是,它不得不考虑以前本科招生人数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假设:前1 ~ 188888人已经被我们本科招了,所以要从第188889人开始算。

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本科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

理论上,有了以上几个批次,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招生了:一批接着一批,择优录取。

然而,有两种类型(不是两种)的因素:

高校的质量不一样。所以最好是按质量区分,按顺序招生。这样,对于高校来说,提前招生意味着大量的生源和足够的优质生源;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给了优秀学生多次报考的机会。其他“特殊”因素:比如类似的军校和公安院校,不仅要看分数,还要看身体条件和政治背景。同时,这样的院校太重要了,要保证自己的招生质量尽可能高,招生计划全面完成。诸如此类,有很多“特殊”的因素。但综上所述,如果只招收本科或专科两个批次的学生,会造成院校和学生之间的“双输”。我该怎么办?遵循划分本科和专业批次的“套路”,在这两个批次中划分“子批次”,即批次中有批次。

第一个因素形成的批次,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等。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发展,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诟病。有两个原因:

所谓高校质量,教育部没有一个系统的、权威的、完整的衡量指标;每一所大学都在不断发展,昨天吴手下的阿蒙,可能就是今天的涅槃凤凰。所以越来越多的省份取消了根据这个因素划分批次。比如广东,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瞬时设置了“高分优先投档线”,相当于只保留了“优秀学生多次申请机会”的特点;到2021年,这条线也将取消,改为“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只作为“特殊类型招生”的筛选条件。

奇怪招生类型的第二个因素长期存在,构成了“各种奇怪的招生类型”。“奇怪”在哪里?总结一句话:不仅看积分,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我们来列举一下:

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本科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

看起来很乱。用一个比喻来做分类。假设我们把招生看成是学校向学生推销专业,那么就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卖榴莲。榴莲是爱好者趋之若鹜,讨厌者避之不及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适合特定群体的“商品”。包括:强基计划、公费师范生、教师专项、农村卫生专项。第二种:向特定客户销售榴莲。榴莲就不重复了。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客户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有:军校,公安院校,三类招考;第三种:向特定客户打折销售商品。客户得先满足一些条件,然后才能给你大优惠。包括:保送、边疆子弟预科班、少数民族班、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第四种:向特定客户打折销售商品,但搭售其他商品。与之前相比,客户需要额外付费。包括: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第四种:临时在专柜销售特定商品。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会临时设立一个专柜,之后会根据销售情况进行更换。有:香港高校以高考方式招生。第五种:卖不出去的商品。可能这个比喻不太准确。总之,有些专业不是很热门,要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保证能考上。包括:外语、航海、体育、马列主义等专业;第六:新销售方式试点。综合评价是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为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为人诟病的问题,参考其他国家相对成熟的申论制度而产生的。这可以理解为:假设试点有效,这种模式将完全取代现有的高考录取模式;假设试点不可行,就取消吧。本科/专科批,然后多少批?最直观的思路:每种类型定一批。当然有用。但如前所述,每一批都是一个完整的招生过程,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消耗。

同时,一个学生只能对一种类型感兴趣或满足一种类型的要求。所以,最后一批划分如下:

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本科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

虽然本科和专业批次中的“其他所有院校专业”根本不起眼,但却是招生的绝对科目!

另外,强基础项目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实施的,是最早完成录取的类型之一。所以从时间顺序上来说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批次,但目前还没有正式以批次命名。

上述批次划分是广东省目前的做法。其他省份的想法一样,成分不同。比如很多省份把本科批次分为一批、二批等等。

批量招生的基本流程基本流程是:

按照上表中的顺序号,一批招生结束后,进行下一批招生。本批次未录取的学生可参加下一批次招生,以此类推。问题来了:一批人没有招满怎么办?不管是直接开始下一批次招生,还是?

答案是:不用担心。各批次招生结束后,进入该批次“征集志愿”阶段。对于生源未满的院校,会公布专业、人数等信息;参加过本批次招生但未被录取的同学可以再次报考这些空缺专业。具体录取规则和批次没什么区别——也是择优录取,等等。

而且这个“征集志愿者”的过程可以重复很多次。第一次征集后,如果还有院校没有招满,那就再来一次,以此类推,直到招满或者院校放弃(对,你说的没错,如果不能,院校可以放弃)。

补充说明:强基计划目前没有征集志愿者的流程,也许以后会有。

根据以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越是提前批次,生源越多,征集措施有保障,最有利。

总结到这里,本文就结束了。总结一下:批次设置是针对高等教育系统和特需招生,综合权衡高校和学生的诉求,最大化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重点是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这也是招生的主体,因为其他批次需要附加条件和特定兴趣。

但是在提前批次中,确实有一种类型是几乎所有关注本科批次的同学都要关注的。猜猜,是哪一个?

下次分解一下!

本文标题: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本科第一批次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8597.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