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吗?
数百名演员组成方阵,用汉字“和”字演变,伴随着华韵古乐的瑰丽跌宕,仿佛穿行于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惊艳了无数人。
这场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成功地吸引了人们对这种传统印刷技术的关注。
众所周知,印刷术是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许大部分人甚至会知道它是毕升发明的。
然而,这项在传播世界知识、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古老技艺,岂止是这么简单?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私印就非常流行,当时称之为“印”。
当然,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叫“印”,老百姓的印章才叫印。这种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的印章,是早期发明“反刻字得正字”方法的物证,是后来印刷术的起源之一!
。
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的一项重要创新。
活字印刷,称为凸版印刷,也称为活字排版印刷和版面印刷。这项技术大约有四个过程:字符制作,字符选择和排版,油墨应用,纸张印刷和有序的字符存储。
中国出现过泥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造字方式,比如刻字和铸字。文字完成后,关键技术是选字排版、边条夹紧和页面固定。根据稿子挑词,根据行字加边界片,根据版面加侧边栏,然后固定页面。版材一旦固定,就可以像雕版一样用墨水和纸张印刷。
之所以称之为“活字印刷”,是因为它的印刷是单个活字,又因为它的活字可以根据手稿的要求排页,然后印刷。因为它的版材可以拆换,所以又叫“凸版印刷”。
写样本
造词
发射字体
拾字框
签署
打印
被装订成册
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位于瑞安西部山区,从元初就开始从事木活字印刷。据沈括《孟茜笔谈》记载,毕升曾尝试用木材代替泥料制作活字,但不成功,因为木材遇水膨胀变形,用固定剂粘合后不易去除。瑞安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毕升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这里的木制活字印刷传承了中国传统工艺,完整再现了活字印刷的操作场景,是活字印刷起源于中国的最好实物证明。
2008年6月14日,活字印刷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以东源木活字印刷为主体的“中国活字印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即使你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你也不妨只是知道它或者向我们的下一代解释它。
这也是一种传承!
编辑:陶艺
图:国家公共文化云
本文标题: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9038.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