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2周年。人们都说深圳的变化突飞猛进,那么这几年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面貌的呢?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城市。
从卫星云图看深圳的变化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解码十年”系列报道,聚焦深圳前海创新驱动发展。(点击阅读:十年发展卫星观!《新闻联播》:深圳前海是中国城市间形态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空)
报告显示,从2013年至今,通过高分卫星的持续观测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中,深圳前海是中国城市间形态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空。2012年,还是一片泥泞的沙滩;十年来,密码创新的建筑欣欣向荣。
其实改变的不只是前海。深圳卫视&一个深圳客户端记者通过深圳东方红卫星公开的卫星地图发现,近年来,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等区域发生了“蝶变”。
其中,6年来,河套从无到有,从老工业区、物流仓储区彻底转型,转型成为一个极具活力、时尚、科技感的创新园区。如今,已有15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在这里推广和落地。
我们将卫星地图的坐标设置为明亮,通过几年的图片对比不难发现,这个曾经以农场为主的区域,已经上升为深圳创新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光明科学城拥有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包括9个科学仪器、10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和2所研究型大学,正加速成为一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从卫星地图上看整个城市,每一年的变化都在眼前。42岁的深圳,从空房间优化到规划布局,还在发展。
从卫星地图上看整个城市
一点点变化摆在眼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说,从最初的海水到现代化的城区,他不仅是见证者,也是规划的参与者。“我看到了一个金融城市,一个现代贸易城市,一个深港合作和融合正在迅速崛起的地区。”
曲剑说,除了空从卫星上看形态的变化,当人们走进这个空房间,还会感受到一个集生产、生活、娱乐、工作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正在眼前展开。
未来,20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将在前海落地生根,近百万人将陆续在此工作生活。
曲建认为,河套地区的建设发展,预示着深港合作3.0版本的开启。上世纪80年代,深港合作进入1.0版本,主要是商贸和物流制造领域,2.0版本进入现代服务业合作,现在进入3.0版本。深港创新合作是全产业链拓展合作的典范。
谈及光明科学城的变化,曲建表示,过去深圳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后端产业化领域。随着光明科学城的开发建设,深圳科技创新的链条将全面向上游延伸,开始进入“从0到1”的原始创新阶段。大量科学仪器将落户光明科学城,围绕产业化内容分布在各个领域。
“可以预见,深圳城市科技创新动力将持续增长,城市发展动能将全面增强,”曲剑说。
《深圳2022城市规划》有三期事关长远。
通过卫星地图对比,不仅仅是前海、河套、光明科学城等地,深圳整个区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与整个城市的规划息息相关。
8月3日,《深圳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审议通过。
其中,《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到2035年,建成“山、海、城、园”有机融合、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全方位公园城市。
产业空 room方面,在深化20强先进制造业园区空 room布局的同时,整体划定了20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在市域范围内规划了“20+2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 room总体格局,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在城市第六立面提升方面,初步确定10个高层建筑平台和10个山地平台为俯瞰点,力争明年完成大都市客厅、活力中心、科技园、美国社区、特色文化等20个试点区域的提升。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城市第六立面的提升。
深圳应该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之都。
和世界城市发展模式。
着眼于深圳未来的发展,曲建建议,深圳未来要构建东西部均衡的经济和城市发展格局。产业布局要为未来发展做好规划空室,生态保护让城市更美好。
曲建表示,从深圳的城市布局可以看出,深圳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毕竟它拥有1997.47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近2000万人口,对于空之间的需求来说是极其刚性的。
如何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保护生态至关重要。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到,公园遍布城市。从空的规划来看,深圳非常注重产业发展的内容,同时尽可能多的建设相应的住房安排,建设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让人们有一个安全的居住场所,有足够的工作保障。
看城市结构,从过去越来越重视西部的开发建设,到现在越来越重视东部的开发建设。我相信,东西部平衡的深圳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城市发展建设布局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曲剑认为,今天的深圳,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集中度,都在稳步发展,进入成人阶段。下一阶段,深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曲建表示,未来深圳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越来越依赖科技。他希望特别行政区人民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城市建设得更好,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充满活力的首都,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典范。
执笔:聂双双
编辑:周占武、陆玉斌
记者:聂李双双黄健刘威美佳
本文标题: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间)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1925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