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的顺序排列(历史朝代的顺序排列)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的由来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众多。每个朝代的建立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国名(朝代名)。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就是政权的编号。《五帝史记》:“自黄帝至虞舜,皆同姓而国名不同,故名张明德。”

宋朝以前,大小国家的封号都是以地方名称为依据的。春秋时期秦、晋、齐、宋、汉、周、赵、魏、楚、吴等诸如此类的明星封号(为什么说“秦、晋、齐、楚”四大封号是帝王最多的?),这在后世经常反复出现,是因为胡汉开国、起义或领袖的封地,都在龚宇九州制度下活动。创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即使在南北朝时期,芜湖建立的政权也是严格以国号为基础的,比如北梁、南燕、前秦、后赵等等。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具有革命化旧革新的意义,赋予王莽新政的意义。

随着中国疆域的扩大,地平线已经无法覆盖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国家。例如九州不包括东北和蒙古地区,所以从东北出发的胡人很难根据地理位置得到国名。辽代以来,从东北亚出发的胡人,如金元等人,取消了以望地立国的传统,赋予国名以意义。辽因辽水而得名;金能胜铁,所以女真以国号为金;所谓“大哉”,元是最初的意思,所以蒙古取名为元;明朝虽然是汉人建立的,但并不准备恢复古代制度。青是金的变体。

国名分类

朝代的来源有几个: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名称,最初的卦象和创建者的头衔;起源于创始人的原居地或政权统治的地区;起源于宗族关系等。,总而言之,代表好运。

一、以部落名为国名:以部落名为国名在中国相当普遍。夏商周都是以部落命名的。

二、以地名为国名:在周朝诸侯国最为常见,如陈、蔡等,既是地名又是国名。

3.以姓氏为国号:战国初期的赵、魏、汉是典型的以君主姓氏(赵襄子、魏、汉康子)为国号的国家。

四。以原职衔为国号:开国皇帝登基前有职衔,后以职衔为国号。比如曹丕在称帝前继承王维,称帝后以魏为国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刘邦加冕汉中王,司马燕加冕晋王,隋文帝攻其父之妻,其父之妻唐国公,还有后来的王堂。南朝的、、、南陈等都遵守这一规则。在武帝即位前是宋王,在萧帝即位前,在武帝即位前是梁王,在即位前是陈王。更有趣的是,他们的谥号是“武帝”。到了夏天,我们五代定南军的统帅李义兴(李义银),被北宋封为夏王,后来李反叛宋朝,被辽朝封为夏王,旧国号夏,史称西夏。其实标题也是地名,指的是被封的地方。再举几个例子,让楼塌了。拓跋珪,北魏武帝,自称北魏建立前的代王。后唐建立之前,李在后唐成为晋王。后金建立之前,后金的高祖石敬瑭名叫赵国公。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被封为武王。

动词 (verb的缩写)从文化角度决定的国名:国名都有某种愿望。比如取自《易经》一句话的元朝是“元朝大亡”。元,为才。在《易经》中,“大明”是指光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这是对周文王成就的赞颂。清也是五行水,水征火,明是火。这是从五德文化的角度决定的。

6.继承(山寨)历史上同姓或同宗的人的名字:唐朝时,武则天因其出身而隐形,唐人认为唐朝以前的盛世只有周朝和汉朝,周比汉更受推崇。为了表明自己出身名门,吴自认为是幼子的第四十代子孙,改唐朝为周,史称“吴周”。五代北沙陀民族李,以忠于唐朝为荣,灭梁后以唐朝为名,史称“后唐”。郭威自称是周朝郭叔的后代,所以他的国家被封为周,史称“后周”。也就是郭威的姓,周国,或柴荣的姓,柴舟。清初称金,即继承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金,史称“后金”;刘姓皇帝刘喜欢继承除刘裕以外的汉朝国号,不管刘邦有没有血缘关系。这些恰恰说明皇室历史悠久,血统高贵。刘建立了九个正统政权,李建立了六个正统政权。

龙族之地指的是每个朝代起源、繁荣或开始的地方。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个指的是王朝的龙兴之地,王朝和地方政权的起源,封地。二是指开国皇帝出生的土地,祖籍或开国皇帝的出生地。第三种是指开国皇帝发迹的地方,即政权创始人原来控制的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代皇帝基本上都善待龙兴之地。龙兴的地方有的会有统治者设立的祠堂,有的龙兴的地方会被提升为陪都(比如北宋的龙兴之地松州就是南京),有的则没有龙兴的地方。当龙兴地发生灾难或叛乱时,一些创建者会不惜一切代价救灾或平叛。龙族之地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而且迷信。比如几乎任何一个开国皇帝诞生的时候,史料都会描述那一夜空紫微星亮起,地龙冲天,异象无数,吉祥如意降临。龙兴之地和五德学说一样,都和风水学说有关。人们认为龙兴之地是龙脉的所在地。龙兴之地的概念从商代就有了。当龙兴之地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时,意义重大。

三块“龙兴之地”

在中国古代,资本统一天下各个角落,即关中、河北、东南,是可能的,也是可能的。在中国历史上,最终能统一天下的力量,大多来自这三个地区中的一个。这三个地区因其特殊的地位,如“山河四阻,一百二十里秦关-关中”,“逆流而上,接壤六合-河北”,“龙巢虎穴”,而被称为“龙腾之地”、“王霸之基”。

王朝

创始人

建立人员

创建时间

龙之堤

夏朝

开始

公元前2029年

杨宅(杜愚,今河南禹州),安邑(夏都,今山西夏县)

商朝

合同

公元前1559年

商/伯(今河南商丘)

西周

古叔,姬昌

姬发

公元前1046年

周元(今陕西岐山)

东周(公元前770-256年)

姬发

季贻久

公元前770年

洛邑(今河南洛阳)

秦朝

秦非子,谷曲亮

嬴政

公元前221年

秦(秦国,今甘肃天水),咸阳(秦,今陕西咸阳)

西楚

项羽

项羽

公元前206年

吴中(今江苏苏州)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刘邦

刘邦

公元前202年

茫荡山(今河南省永城市)

新潮

王莽

王莽

公元8年

长安(今陕西Xi安)

宣汉

刘邦

刘璇

公元23年

赶水(今河南南阳)

东汉

刘邦

刘秀

公元25年

万(涪陵,新野,近河南南阳)

曹伟

曹操

曹丕

公元220年

叶(今河南安阳)

蜀汉王国

刘备

刘备

公元221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栋

孙孙健策

孙权

公元222年

吴郡(今江苏苏州)

西晋(265-317)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燕

公元22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

北魏(386-534)

拓跋伟,拓跋珪

拓跋珪

公元386年

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北齐王朝(550-577)

高欢,高成

高阳

公元550年

叶(今河南安阳)

北周(557-581)

宇文泰、胡宇文

宇文珏

公元557年

陕西中部

隋朝

杨忠与隋文帝

杨坚

公元581年

陕西中部

唐朝

天蚕土豆,李远

李源

公元618年

晋阳(今山西太原)

辽朝

耶律宝机器

耶律宝机器

公元916年

黄林府(上京,今内蒙古左奇巴陵)

北宋

赵匡胤

赵匡胤

公元960年

宋周(今河南商丘)

西夏

拓跋思恭、李、李德明

李元昊

公元1038年

夏(今陕西省横山县)

金朝

柳田

柳田

公元1115年

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

南宋

赵匡胤

赵构

公元1127年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元朝

成吉思汗窝阔台博尔济吉金芒戈

博尔吉金·忽必烈汗

公元1271年

漠北(今蒙古)

明天

朱元璋

朱元璋

公元1368年

濠州中里(今安徽凤阳)

清朝

爱新觉罗·努尔加齐

皇太极

公元1644年

图阿拉(金兴靖,今辽宁新宾),盛京(清朝,今辽宁沈阳)

本文标题:朝代的顺序排列(历史朝代的顺序排列)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20305.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