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峰海拔3099米。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约有26座寺庙,其中8座很重要,佛教活动频繁。受到四位学者的赞赏,是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9月20日起,峨眉山景区旺季门票价格由185元降至160元。
区域范围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北纬29° 16′—29° 43′,东经103° 10′—103° 37′之间。它是邛崃山脉南段的残脉,从峨眉平原隆起,自北向南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峨眉山
气候特征
峨眉山的气候受三个因素(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制约,地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山区低云多雾,雨量充沛(著名的“华西雨幕”),垂直气温变化显著:有寒带(海拔3047米以上,年平均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20.9℃),亚寒带(海拔2200-3047米,年平均气温7.6℃),温带。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日数83天,年平均雾日数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时数951.8小时,峰值1398.1小时。年平均雾日139.4天,雨日141.3天。
峨眉山
●故障
断层有峨眉山断层、关新安断层、万年寺断层。峨眉山的断层分布在峨眉山的东南侧。在这一地区,它从西南的杨村铺附近,北东经的张山,一直延伸到峨眉山的中部地区。该地区长40多公里,走向东北,走向西北,断面呈波浪形,倾角45-70度。西部板块推翻了东南部板块。西部板块往往发育拖曳褶皱和派生断层,而南部和东部板块地层部分反转,并伴有一系列小褶皱和断层。断层的最大断距在它的核部,断距3500多米,即西北板块的峨眉山花岗岩逆掩了东南板块的三叠系雷口坡组。东北段位于峨眉断陷盆地的西北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间断出露。如凉水井、40医院等地。表明西北板块的白涧系关口组逆掩东南板块的第三系并发生反转。官辛安断层东起东南新开寺,经春阳寺、官辛坡,向西北延伸至玉田子,长约15公里。该段呈西南向倾斜,倾角为65-75度。西部板块相对上升,呈逆断层。该断层被NE向和EW向断层分成几段。段新开寺至大阿寺,发育于峨眉山背斜东翼。因为西南板块的推力,东北板块的地层发生了反转。从牛心寺中段至唐山,发育在归化厂向斜的西南翼,斜切峨眉山背斜。西板块上升形成利益中心牵引的背斜,东北板块反转,断层距离1500多米。北麻子坝至玉田子,主要断裂于三叠纪,向西南隆起,发展为一个小的拖曳褶皱。万年寺断裂从东南方向的丁沟开始,一直延伸到西北方向的神瓜山。它走向西北,长约13公里。它是由观新安断层同向派生出来的逆断层。该剖面呈西南向倾斜,倾角约为50度。南段断层位于下二叠统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两个地层都是倒转的。断层中段位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个地层颠倒。北断层主要在三叠纪。楚店断层北起长平坪附近,经咸丰寺,南至三湾岗。走向南北,长约10公里。该段向东倾斜,倾角为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为正断层外,南、北两段均为逆断层。在第一大厅的区域,角度是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为正断层外,南、北两段均为逆断层。在楚店一带,董潘灯影组三段白云岩被潘茜下寒武统本珠寺组粉砂岩所抵消,断层距离约80米,仙皇台一侧可见断层角砾岩。在四季坪附近,东板块峨眉山花岗岩与西板块灯影组二段接触,在灯影组白云岩中可见拖曳现象。牛北山断裂发育在牛北山背斜的核心部位。大寺断层西起石笋沟,东至华严寺,呈东西走向,长约5公里。穿越峨眉山背斜和归化厂向斜,并过观心寺和万年寺。其北板块西移,南板块东移,为平移逆冲断层。北盘东部的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部分反转。断层隔水性能好,潜水沿断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峨眉山俞晔泉。
峨眉山
地貌特征
●概述
峨眉山地貌按地貌形态可分为侵蚀地貌(峨眉山区)和堆积地貌(峨眉扇形冲洪积平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
●构造地貌学
峨眉山的主要地质基础是一条南北向的短背斜,断层环绕,是一座“褶皱断块山”。东南部有峨眉逆冲断层,与峨眉背斜斜切,断层距离很大。金顶三丰是峨眉山背斜西翼的一座片面山,沿峨眉山断层上升,经过长期重力崩塌、强烈的切水和侵蚀而残留。东部陡峭,西部平缓。
●流水地貌
峨眉山地貌
峨眉山地处我国多雨地区,流水侵蚀十分活跃,切割深度达1000米,相对高差达2649米。山高,谷深,沟长,谷源靠近分水岭,山脚下是峨眉扇形冲积平原,属于深山区。新生代以来,峨眉山地壳间歇性上升,河流的下切侵蚀十分明显。山谷狭长幽深,形成了龙门洞深峡、白云峡“一线天”章谷、范迪安“一线天”章谷、两河口深(嵌)曲流和流水差异侵蚀形成的“普贤船舟”等流动景观。
●喀斯特地貌
在峨眉山,尤其是二峨山和四峨山,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累计厚度达2000多米,其间穿插有纵横交错的断层切割。断裂带沿线断裂发育,岩层破碎,为山区地下水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古冰川地貌
现代山地冰川分布在川西山区。在新近纪更新世冰期,冰川分布更广。从冰川侵蚀地貌和冰碛地貌的资料来看,足以证明峨眉山古冰川地貌的存在。作为一种具有冰蚀地貌的冰川槽谷,“U”形谷遗迹广泛分布于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龙门峡以上、黑龙江一线张甜谷、万年寺至印青亭、白龙江上游、董磊坪至觉坪坝有两条垂直的“U”型槽。
●扇形泛滥平原
峨眉山是一个由冲洪积扇连接的斜坡带。峨眉平原主要由发源于峨眉山的峨眉河及其支流文赋河、临江输送的物质堆积而成,北接夹江平原、彭山平原、眉山平原、成都平原。
●剥蚀夷平面
峨眉山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由于不平衡的相对升降,形成了几个地层沉积间断。在峨眉山的地貌中,有几个显著的夷平面,它们标志着间歇上升的侵蚀基准面。
本文标题:峨眉山位于(峨眉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2068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