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典的第二种新解释,有无共存,难不难,可能意味着相对性,顺其自然。
简:
这一章大概说的是“相对性”和“顺其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引用了原文:
“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美就是美,恶就是恶,善就是善,坏就是坏。
所以有无相,难相得益彰,长短相比,高低相斜,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圣人无为而教,无字而教,无所不为,生而无所为,行而无所依,活得圆满。
但是,活着就不去了。”
《道德经新解》(下)
“天下人都知道,美就是美,恶就是恶,善就是善,坏就是坏。”
老子老头不是“愤青”,也不想很摇滚。别人说美,他说丑,别人说好,他说不好。他只是说美丑善恶都是相对的。有标准吗?如果放在小范围内,可能马上就有评价标准了。如果你把它放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它在世界上更长和更多的维度…这恐怕都是相对的。
“故有无相,难相补,长短相比,高低相斜,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所以,老子对问题是相当清楚的。有没有问题,难度,长短,竞争程度,声音产生的声音都是一一对应的问题。一阴一阳为道。事物的“绝对真理”是,这是绝对相对的。
“是圣人无为,教而无言,行而无惧,生而无求,行而不靠,活得成功。”
当今社会“剩男剩女”很多,但敢称圣人吗?三皇五帝,孔子,圣人老子,等等,几十万年就出一个。圣人都是做大事来扬名的,可老子为什么说“圣人无所作为”——好像做的不多,说的话也不教别人——好像到处都不说教别人。为什么会被后人如此珍惜和崇敬?
老子举了个例子——你看:“万物自然生长,生出自然生命,结出果实,就完事了。世间所有的事、物,完了就完了,没了就没了”。我想到的词汇叫“顺其自然”。
“圣贤”要把世界看得更宽、更高、更深…知道的因素多了,自然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因素会促成一些事情。它们只占一个因素,所以顺其自然吧。
事情分成许多因素,他们本身就是毛九,利用形势,有什么可以“防”的呢?
“老公只是住在房子里,去不了。”
这句话很精彩,我不想长很久,但是很多东西长很久。这才发现“刻意”似乎是顺其自然的反义词。能长久的东西,自然是长久的。圣人不靠事——“成功后好好活着”,也不会因为做了某件事就自以为是——“做而不靠”。
结论:
研究《道德经》近30年,发现爱讲,来回不厌。除了自省,我是个啰嗦的人,有时候也愿意找同类和同路人。你会发现老子是个散漫的人。第81章,说着说着…一切似乎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请慢慢来。
2020年8月14日
本文标题:顺其自然的反义词(顺其自然的反义词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2070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