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34;这句名言,大体上讲的是魏徵和唐太宗的故事。其实这个说法的来源更早的是荀子。荀子在《知望》一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证人在国家富强和长治久安中的作用。这里的人不仅包括普通人,还包括学者和德才兼备的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荀子首先指出,政权要稳固,首先要取信于民。他说,打个比喻,当马车受到惊吓时,君子坐在马车里是无法安心的。如果老百姓一谈政治就脸色发白,君子坐在朝廷上也不能安之若素。马受惊后,最好的办法是让它平静下来;当人们谈论政治时,最好的办法是实行仁政,让人感到被爱。

如果君主选出来的官员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官员推荐的人才都是忠厚之人,老百姓才会对朝廷有信心。同时,君主和官员带头倡导孝道,民风会和谐淳朴;孤儿寡妇可以接受收养,生活贫困困苦的人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助,老百姓也会感激国君。这样,老百姓才会安于时政,君子才会安坐朝堂。

所以古书上说:“君为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如船,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荀子以人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大节”的概念。他说,对于坐在君主位置上的人来说,没有比有效地治理和照顾人民更好的办法来拥有稳定的政权。要想光荣,没有比崇尚礼法,尊重学者更好的办法了。没有比尚贤更好的功名利禄之道了,尚贤是君主的大节。

“郑萍爱民,隆礼史静,尚贤赋能”,这三大节日都做得很好,其他没什么不合适的。如果这三大节日不到位,那么即使其他一切处理得当,对世界的大治理也没有任何好处。

子曰:“大节也,小节也,君也;大节是也,小节出去时,进去时,钟君也;大节不一样,小节虽然一样,剩下的我不管。”大节和小节都做对了,是上位君主;大节是对的,小节偶尔是错的,他是一个温和的君主;大节有问题,就是小节做对了,其他方面不用看了,因为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总体情况肯定不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荀子说,比如魏成侯和魏思恭在位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力很弱,他们都很了解自己。魏成侯主动把自己的爵位从公官降为公官,而魏思恭本人则把自己的爵位降为国君。他们都想让国家富强,但他们专注于精打细算、聚敛财富、充实国库等事情,却未能赢得民心。因此,魏成侯最终被魏惠王强行废除。

荀子说,郭征的财产赢得了人心,在他的统治时期,郭征实现了复兴。司马迁在《百官列传》中说:“(子产)是一年,直立子不玩,花白子不求人,童子不耕田。二年,城不于家。三年,夜不闭户,路不收。四年了,没有归还农田。五年,秀才无君,丧期治无令。郑二十六年死,丁壮恸哭,老汉哭着说,生了就死了!人民会安全吗?”

但荀子还是说:“(子产)还没执政呢!”无独有偶,孟子在《离娄记》中也说子产“不知治国”。原文是这样的:“子产听从郭征政府,这样他就可以在过去帮助别人。孟子说:“你不知道如何做一个政府。十一月岁,我成了人,十二月,我成了人,人民没有病。君子执政,行君也可以,大家怎么帮?所以,作为一个政治家,大家都高兴,日子还不够。”

我主持郑国策,用我的马车帮助行人过河(怎么用马车过河?不懂)。孟子说:“只是小恩小惠,不懂政治。若在十一月,筑一座独木桥,以供行走;12月,当一座可以通过马车的桥建成时,人们将不必担心如何过河。如果君子能管好自己的政事,即使出门时让行人避开,又何必一个个过河呢?所以管理政事,要做到人人满意,时间不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荀子批评子产,应该说子产的施政不够完善。郑确实变强了,但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征服天下。所以荀子说管仲懂得“治国”,他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是,荀子认为管仲没有在礼治上下功夫,所以齐桓公不可能成为圣王。

通过这些例子,荀子得出结论:只有重视礼治,才能成为圣王;善于处理政治事务的人能使国家富强,能赢得民心的人能使国家稳定;只知道聚敛财产的人会灭亡。

圣王的统治可以让老百姓富起来,霸王的统治可以让所有士及以上的人富起来,那些只能让国家苟延残喘的君主只能让官员和医生富起来。

最后亡国者往往只是富了君王的腰包,富了皇宫的府库,而老百姓却很穷。就是上面有钱,下面的人没存款,都漏出来一点。这样一来,需要打仗的时候,敌人攻城就防不住,派兵打仗就没有战斗力了。这样的国家,离被推翻、被毁灭已经不远了。

因为只会积累财产,走向灭亡,积累的财产正好给了敌人,让敌人更强大。明智的君主如果聚敛财物,招徕仇人,肥了仇人,自取灭亡,是不会走这条害己之路的。

本文标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2222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