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原文(登高原文朗诵)

【光明论坛,温暖历史】

作者简介:赵吉平,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届中国文联、第十届中国作家协会开幕式上指出:“‘爬山使人心旷神怡,走近小溪使人心旷神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受艺术的脉搏,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向亿万人民的伟大斗争开放,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放。要从时代的变迁、中国的进步、人民的呼声中提炼主题、提炼主题,展现中国历史之美、山川之美、文化之美,表达中国人民的奋斗愿望、创造精神、发展成果,全面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爬山使人心旷神怡,临溪使人心旷神怡”,说《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学者洪应明编纂的一部目录学著作。它融合了儒、道、佛三教,集人生哲学、思辨智慧、治国方略于一体。其内涵博大精深,道理浅显,至今仍备受推崇,让海内外读者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爬山让人感觉轻松,而面对水流让人感觉遥远。”原意是爬山使人心胸开阔,面对清流使人有远见。它强调人在融入自然和环境的同时,也能超脱于自然和环境,从而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境界。

对文艺与时代关系的认识和探讨,在中国文艺思想史上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先秦时期,《礼记·乐记》就指出,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的一面镜子。“治天下之声为太平安乐,其政而政;乱世之声怨怒,其政为善;亡国之声哀,其民困。”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进而总结出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即“曲艺随时代而行”、“时代变,质与文学变”。总结起来就是“文化的变迁与世界相关,兴衰与时序相关”。后来,唐代诗人白居易不仅在新乐府运动中倡导“文章要及时写,歌诗要为物写”,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实践了上述思想。他的许多作品,如《新布作》、《夏旱》、《卖炭翁》、《地黄采摘者》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回应了时代的变迁。清代赵翼在《诗论》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诗当随俗,日新”,既指出了文艺作品反映时代、书写时代的使命,又强调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必须与时俱进,日臻创新。回顾中国文艺发展史,自《诗经》、《楚辞》以来,中国文艺创作逐渐开始形成“为时而作”、“为物而作”的传统。经过几代人的发展,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和文化追求。这种审美价值的追求,使得文艺始终反映时代风云、人民悲欢,始终引领时代潮流,成为弥补时代短板、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养料。

文学体现时代风貌,既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优良传统,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深层哲学逻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即“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本身具有能动性,所以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要反映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而且要主动适应时代、把握时代脉搏,成为引领时代、实现理想社会效益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艺思想相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和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继承、整合和创新中,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反映论,深入阐述了文艺创作和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观点:“人们的生活本来就有文艺原料的矿藏,这些矿藏是天然的、粗糙的。但它们也是最生动、最丰富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唯一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现实生活更高、更强、更浓缩、更典型、更理想,所以更具有普遍性。革命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各种人物,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各种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使人民具有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它不仅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而且要起到塑造时代精神和引领时代的作用。

“爬到山顶让人感觉很放松,而面对小溪让人感觉很遥远。”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更广阔的舞台,更高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引用这句老话,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既要融入时代,又要超越时代,与时俱进,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先行者,树立“眼观千河,胸系百万兵”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人生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

《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0日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标题:登高原文(登高原文朗诵)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22813.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