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没那么难,但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要懂的。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吧。
一、曝光三要素说到基础知识,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曝光三要素,即光圈、快门、感光度。这些知识我讲了太多次了,讲解很重要!!!
1.光圈(F)-在AV光圈优先模式或M手动曝光模式下调整。
光圈可以理解为镜头的一扇门。门开得越大,进来的光就越多;门开得越小,进来的光线就越少。
如下图
f值小,光圈大,场景深度和背景模糊;
f值大,光圈小,场景深,背景清晰;
2.在电视快门优先模式或M手动曝光模式下调节快门速度。
可以理解为镜头的关闭速度。门关得越快,进来的光就越多。
分母小,快门速度慢,照片明亮;
分母大,快门速度快,照片暗。
快速快门速度-定格瞬间(拍摄行人、运动员、水滴和鸟类的高速快门)
慢快门速度-记录轨迹(拍摄瀑布、交通、光绘、银河、烟火、星轨的慢快门)
3.灵敏度
可以理解为对光敏感
数值越大,对光线越敏感,光线越强,照片越亮。
数值越小,对光线越不敏感,光线越弱,照片越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大,照片会越亮,但是画质会很差,噪点很多。所以建议ISO一般不要超过6400,白天室外光线强的时候一般设置在100左右,室内设置在400左右。晚上可以在3200-6400。
二、常用的作文方法(别小看作文,真的很重要!!!)1、三分法
三分构图,简单来说就是把画面按照“井”字形平均分成九个部分。你可以看到四个重叠的点是人的视觉中心。构图的时候,把主体放在任何一点或者一条线上就可以了。
2.中心对称法
将被摄物体放在画面中央,使左右对称。优点是可以突出拍摄主体,缺点是画面比较平淡,需要精心布置,用道具使画面丰富生动。
3.三角形构图
指的是主体的三角形画面,可以是正三角形、斜三角形、倒三角形。这种构图风格有一种稳定平衡感,需要搭配道具,打通被摄对象的主次关系。
4.对角线构图
指位于画面对角线上的拍摄对象,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构图形式,能使画面充满张力、线条感和冲击力。
5.留空
简单来说,减去画面,降低画面中主体的比例,会让画面更干净,突出主体,会让照片更有故事性。
6.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需要我们在拍摄时有意识地在镜头前放置一个物体,造成一种模糊的效果。会让画面更立体,更有冲击力,更有层次感。
三、镜头焦距的选择1。广角:适合拍摄大场景的风景摄影。
焦距越短,镜头越宽,视野越广。
通用广角24mm-35mm
超广角12毫米-24毫米
2.标准:适合拍摄人像和静物。
50mm的焦距最接近人眼,容易放大光圈,有利于暗光(大光圈,强光)下拍摄,更有利于营造虚化效果。
3.中等焦距适合人和风景。
焦距85mm-135mm。
这个对焦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变形很小,最能体现被摄对象的形状。
4、长焦:适合远距离拍东西
长焦镜头超过135mm。
长焦镜头超过500mm。
本文标题: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书籍)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24312.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377183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