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怎么写(论文结束语怎么写)

标题、开头和结尾是一篇自媒体文章中最吸引眼球的三个点,也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俗话说,“花样年华,花开花落。”仅仅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是不够的。一篇好文章需要一个精彩的结尾来搭配。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写出一个精彩的结局。我保证,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写作的方式从来没有变过。掌握基本的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会事半功倍。

一、总结题目:重申核心观点,升华主题是自媒体文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写小白最容易入门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总结整个内容,重申核心思想,可以进一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中心思想,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比如《在樊登读书》中的一篇文章《后半生最高级的炫富:身无病痛,心无忧虑,目无怨言》,作者论述了题目中的三个分论点,详实而有理有据,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共鸣。在结尾,作者写道: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不同的年龄看到不同的风景。

我总是认为当我不工作的时候,钱能买到一切。

只有到了一定的档次,你才知道,真正的富有,是一颗感受幸福,品味生活的心。

也许没有豪宅名车,没有华而不实的奢侈品。

但只要身体没有病,心里没有事,眼里没有怨恨,就能从平淡的日子里品味到喜悦。

最终的目标是总结文章中的三个分论点——如果你身体没有疾病,心中没有任何东西,眼中没有任何东西,你就能从平凡的日子里品味到欢乐,这也是对文章主题的重新归纳和升华。

结束语怎么写(论文结束语怎么写)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真正的高情商是为了得到别人,而是得到自己!”》,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自己的高情商,最后在结尾写道:

嘴巴是通往内心的门户,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生存能力其实就是人际交往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情商。要有高情商,就要用你的专业和强大的核心去吸引人脉,用你的共赢和利他思维去拓展人脉,用你适当的沟通去维持人脉。

“如果你只是需要,而我只是碰巧专业,我们之间的故事就会发生。”

它很自然地总结了全文,与标题相呼应,再次强调了如何通过提升价值、共赢、守界三个方面来培养我们的高情商。

二、金句结尾:概括主旨,升华主题。所谓金句结尾,是指用一些特别感人、有共鸣、有转发欲望的句子来概括文章的核心思想,升华主题。这样的结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忍不住沉思、揣摩、转发。

《洞察》上有一篇10w+的文章《人,懂得进退,懂得取舍》。作者的写作功底极强,内容引人入胜。特别喜欢他经常出现的金句,朗朗上口,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作者在开头就指出了主题:人生,要懂得进退,才能生存。要成长,就要懂得取舍,才能进步。

结尾再次呼应了开头,他写道:

人必须权衡利弊,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人必须抛弃完美,才能有所收获。人要懂得选择,才能快速成长。

我们要学会选择,不要过分关注眼前的利益,要理性,要选择准确,要抓住机遇,要专心前行,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进退之间,保护自己,成就自己;选择之间,做出正确的决定,实现理想。

工整的金句进一步升华了主题,人们读完之后,依然回味无穷。所以练习写金句是我们一直在刻意练习的笔力。如果一开始不会写,也可以先从收集整理开始,掌握后再模仿创作。

结束语怎么写(论文结束语怎么写)

三。名言: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借用名人名言的结尾在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中也很常见。通过引用名人,借用他人之力,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这是一种有明星背书的写作方式,一定要学会运用。

之前在《洞察》上看过一篇文章《让人强大的六种思维》。作者用一个平行结构向我们揭示了六种思维与人生成就的内在联系。结尾两句名言并用,让人欲罢不能。

江洋先生说:

“人虽然渺小,人生短暂,但是人可以学习,可以修养,可以提升自己。人的价值在于人本身。”

用江洋的话来说,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低着头盲目地往前追,忽略了“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最后,引用刘润的话: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优秀的人改变思维模式。”

升华主题和名思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的。恰当有力地支持了他的核心论点。

四。引导行动:呼吁行动激发共鸣引导行动的作用是呼吁读者立即行动。常见于一般育儿文章和宣传文案中。它通常阐明一件事的意义,并呼吁积极的行动。

比如某大学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假期余额不足》,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最后以呼吁行动结束。

它是这样写的:

寒假快结束了。开学前你做好准备了吗?

赶快为自己而战吧!

结束语怎么写(论文结束语怎么写)

5.许愿希望:温馨深情的结局也是常见的结局方式。这样,作者就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读者产生被看见、被关心的心情,给人带来一种春风般的感动。

比如《为人要善良,做事要得体,做人要本真》一文中,是这样结尾的:

在以后的岁月里,希望你能和这样的人相处,你的内心会充满宽宏大量,你的嘴角会挂着微笑,你的眼里会充满满足。

愿你也是这样的人,平安度过所有的岁月。

我也喜欢这种结尾方式,比如前两天刚写的一篇关于美育的文章,小学课本插图,引起公愤:美育之美在哪里?“,我是这样写的:

蔡元培曾说,“完整而坚强的人格的培养,不是源于知识的灌输,而是源于感情的培养。”

愿我们的孩子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拥有看见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6.提问:发人深省。在文章的最后,用修辞的方式问一个问题,会引起读者的深思。但这种方法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所以要非常确定自己的观点是准确的,容易被接受和支持,对读者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比如女校的一篇文章,“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说‘我数到3’,危害远远大于你的想象。”作者论述了家庭教育中“123”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最后,他写道:

就像电影《弱点》里一样,每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母亲总是告诉孩子:

“哦,闭上眼睛。

然后我数到三,睁开眼睛,过去的都过去了,世界美好了。”

用我妈的话说,这三个数字给了Oher无穷的动力。尽管生活艰难,但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善意。

这才是“数到3”的正确姿势。你学会了吗?

比如在《最伤孩子的三句话,句句如刀,但很多家长天天挂在嘴边》一文中,作者重点讲述了家长常说的三句话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

1.每天说的时候都不记得了。你是猪吗?

2.我老了还能指望你吗?

3.为什么你就是不如别人?

最后,作者这样结尾:

以上三句话,我们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一句,但对孩子的杀伤力极大。一个孩子的自我和自尊不够强大。如果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话来贬低和攻击他,那个孩子可能真的会变成我们说的那样——愚蠢,没有价值,不如别人。

你经常对你的孩子说这些话吗?

作者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了家长和读者的反思和自省,体现了留白艺术。

以上是我总结的六大精彩结局。在我看来,无论是哪种结局,都要照顾到读者的感受。如何结尾只能是一种表现形式,你带给读者的体验,你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不会改变。

本文标题:结束语怎么写(论文结束语怎么写)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4541.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