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这台小米路由器R1D是发布当年购买的,现在在我家提供网络服务已经5年了,一直默默无闻。当初的原硬盘在一年前英勇“阵亡”,之后闲置的笔记本硬盘改为服役至今。不管网上的评论如何,我对他的表现总体上还是满意的。毕竟用了之后才最有发言权。
在当时,小米路由器也是一个颠覆性的存在,首先是外观,其次是强大的配置。RJ45接口和无线wifi都是全千兆网络,而当时的其他路由器还停留在百兆和2.4G WiFi。另一个亮点是路由器标配1T硬盘。你可以想象当时的路由器有多酷。当然,物有所值。699的价格虽然偏激,但在100元路由器被普遍接受的年代,已经相当高了。
好吧,让我冷静一下。让我们言归正传。流量6,这款新小米路由器R3D。
很多网友都说小米路由器不好,那么贵的价格我还不如买华硕或者国外大牌的路由器。而我为什么还会选择小米?第一,我不是职业选手。没事就折腾刷个机什么的,追求刺激。我是家庭用户。之前的路由器我用了这么久,也没发现有什么让我接受不了的毛病。相反,我特别喜欢他带硬盘的功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不避讳自己是网友口中的“脑残粉”。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当屌丝舒服就好,也不管你们的八卦对我怎么样。
其实这个路由器早在去年就开始了,一直没有时间让他上岗。主要是他的前任R1D还是有很强的性能,但其实主要是给他一个像样的拆包,感觉这样才配得上他的身份。还是个大黑包,而且越长越壮。目前他有两款,一款是无硬盘的小米路由器Pro,一款是我的3.5寸1T硬盘的小米路由器HD。除了硬盘和硬盘的区别,在参数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熟悉小米路由器的朋友应该知道,小米路由器二代是白色的,大家都叫他饭盒,而三代R3D终于回归了初心。虽然是黑横造型,但整体造型和第一代差不多。独立设计的天线回归了路由器的本质,四根可调天线更加接地。我相信信号应该会大大增强。
因为还是内置硬盘版,所以耗电量肯定比较大。标准电源是12V 3A,Pro是12v1.5a2T和8T的硬盘版电源是12v3.5a..满载功率36W。经过我的实测,它平时的功率在15W左右徘徊。经过R1D的教训,R3D的硬盘可以休眠,可以放心使用。
小米的智能家居环境大概是国内智能家居生态中最完善的,路由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被称为“智能家居中枢”。4*4全向天线终于把路由器天线还原成了本来的样子。
4*4外置全向天线确实增强了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无线保真升级至802.11ac wave2,支持MU-MIMO技术,2.4G和5G双频并发速率最高可达2533Mbps。R1D之前,我去隔壁房间的时候,5G信号一般会减弱,而R3D的5G信号,同样的情况下,隔壁房间的信号确实是满的。我很直观的感受到了这种提升。
第一代R1D上,一个WAN,两个LAN口的设计被吐槽。说实话,两个LAN口确实是少了点,不过最后还是在R3D升级了。但是有的从2变成了3,感觉还是太小气了。不知道小米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不忍心多加。好在还是真正的千兆物理网口,多少可以安抚一下我们贪婪的心。
接口升级不仅在网口上,USB外接接口也从2.0升级到3.0标准。据说USB3.0对2.4GWiFi有冲击,不知道小米路由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R3D除了传统的隐藏式复位按键之外,还增加了一个电源键来开启和关闭机器。这个按钮在实际使用中其实花费的时间很少,但是有了他的加入却是极其实用的。当需要调整网络时,不需要直接拔掉电源,对路由器有伤害。
路由器的机身设计采用铝合金材质,配合内部专业散热设计,路由器不仅看起来气势磅礴,而且运行后更加稳定。512M的大内存可以保证更多智能设备的同时连接,家里的网速依然稳定不受影响。在智能家居越来越多的今天,体验会更加深刻。
路由器前面板上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没有1代那么刺眼。只用了激光微孔,光线变得很柔和,晚上没有光污染。不愧是新一代小米路由器的旗舰产品,看起来很霸气。
老路由器的配置转移也变得非常方便。通过简单的连接,手机APP连接操作,根据提示,就可以轻松将旧路由器的配置转移到新路由器上,不会因为更换路由器而从头到尾配置所有联网设备。以前联网的设备将无障碍地连接到新路由器上,极其方便。
每一个都有贴心的提示,转账操作非常简单,转账不需要登录新路由器,不需要经过各种复杂的配置。
同时,旧路由器中存储的所有数据都可以准确地复制到新路由器的硬盘中。如果硬盘中存储了大量的数据,记得使用千兆网线连接两个路由器,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传输数据的时间。
至于新路由器入职后的具体表现,目前来看,他正好有一个实习期。等我用了一段时间性能几何再跟你汇报吧!
本文标题:小米路由器hd(小米路由器hd刷第三方固件)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4684.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