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指南,代码化,以后一定要用。首先,使用公共帐户登录。
从http://mp.weixin.qq.com入境,
登录后的界面:
最上面的页面会显示是否有新消息和新号码,以及此刻的用户总数。以下是一些系统公告。左边是所有的操作菜单。
第二,功能
左侧菜单上方是“功能”,分为群发功能和高级功能两种。
1.群发功能
点击“群发功能”后,出现如下界面:
(1)群组消息菜单。一个是创建新的群发消息,另一个是查看已发送消息的历史记录。
(2)每天只能发送1条消息。
(3)群发消息的类型。您可以选择文本、语音、图片、视频和图形信息类型。
(4)当你被选错群发内容时,可以点击标签页重新选择。
(5)“已发送”主要用于记录已经群发的消息。状态项将显示消息正在成组发送并且发送成功,或者发送失败。现在,群发消息往往会延迟10分钟。
(6)用户更喜欢在晚上6:00-10:00接收消息,因为这个时间他们正在下班路上或者在家休息,处于放松状态,适合阅读消息。所以如果你想发消息,一定要在晚上22点前发。
2.高级功能
在公众平台后台导航点击“高级功能”即可进入。该页面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即“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如下图所示:
我们默认为编辑模式,点击进入,如下所示:
l编辑模式开关。点击后,设置和启用按钮将出现在以下两个区域。
l自动回复开关。点击后可以使用用户关注自动回复、用户默认回复、用户关键词回复等功能。
l自定义菜单开关。点击后可以使用自定义菜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1)自动回复简介
自动回复是没有开发能力的微信官方公众号的有力工具。灵活运用自动回复功能,不仅可以引导用户获取自助信息,还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甚至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交互功能。启用自动回复后,点击“设置”按钮,进入自动回复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l新增自动回复是指用户关注公众账号时,公众账号自动发送的欢迎词;
l消息自动回复是指用户发送消息时,关键字自动回复不匹配时的默认回复;
1)添加新规则按钮。单击后,将出现一个新的规则编辑表单。
2)新规则的名称。这个命名规则主要是为了记忆规则。
3)关键词列表。当用户输入这些字符时,消息将自动返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没有勾选全匹配时,只要这个关键字包含在用户输入的字符串中,就会发送消息。
4)添加关键字按钮。点击关键字添加框弹出。
5)回复消息内容选择。文字分文件、图片、文字三种,字数不能超过300字。文件是指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图文是指图文消息。当有多个回复时,可以选择全部发送,这样用户会同时收到多个回复,否则用户会随机收到其中一个。
(2)自定义菜单介绍
点击自定义菜单的“设置”按钮,进入以下页面:
左边是“菜单管理”。下面是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l您最多可以创建3个一级菜单(菜单名称不超过4个字),每个一级菜单下最多可以创建5个二级菜单(菜单名称不超过8个字)。编辑后的菜单不会马上被用户看到,所以可以放心调试。
L Sort可以对菜单重新排序,直接拖动菜单即可,如下图所示:
l预览发布按钮,发布后会同步到公众账号的手机上。用户会在24小时内(一般几十分钟后)更新。
l预览会弹出一个模拟的手机框供编辑看效果,如下图:
l点击添加菜单按钮,在弹出窗口中输入菜单名称,添加新的主菜单。
l主菜单设置。添加子菜单,用铅笔修改主菜单名,用垃圾桶删除主菜单。删除时,连同下面的子菜单一起删除。如下图:
l不添加子菜单时,主菜单还可以添加发送消息的动作,即公众账号点击主菜单时发送一条图文消息或多媒体信息;添加子菜单后,点击主菜单会显示子菜单功能,发送消息的功能可以不再绑定:
l点击主菜单的加号,在弹出窗口中输入菜单名称,添加新的子菜单和子菜单选项。铅笔修改菜单名,垃圾桶删除子菜单,子菜单不能建,每个主菜单最多只能创建5个子菜单。
l子菜单操作只能绑定为发送消息。消息类型包括文本、语音、图片、视频和图形消息。
三。管理
1.消息管理
点击“管理”中的“消息管理”,如下图所示:
你会看到“所有新闻”,也就是最近五天的新闻。
1.用户的头像。
鼠标移动到头像时会显示用户信息卡,包括昵称、性别、备注名、地区、个性签名、用户分组等。如下图:
点击用户头像,会跳转到与用户一对一的聊天页面。除了发送文字,还可以发送表情、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等。该页面仅显示最近20条互动消息,包括用户发送的消息和公共平台回复的消息。如下图:
2.明星留言。点按以将邮件设定为星号邮件。标记成功后,图标会变成橙色的五角星,消息会永久保存在星星消息栏,适合保存一些重要的用户消息。如下图
2014年春兵团的招募过程中,有50多人通过微信报名。我在这里用了星号来添加注册信息,方便统计。
2.用户管理
点击“用户管理”查看最新关注。
3.材料管理
最重要的是“物料管理”。该页面主要用于管理公众平台上的图片、声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内容。
点击进入以下画面
1.材料类型。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发送的消息类型有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除了发送消息时可以直接生成正文外,其他四种类型都需要先在素材管理中生成原始素材。
2.图形信息的类型。消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消息,一种是多消息,适合推送单篇文章或者多篇文章列表。
3.多图形消息。头条有大图,其余都是小图标题。有很多方法可以灵活的发挥它们。例如,在图例中,使用多个图形消息生成微信的欢迎菜单。一般为了珍惜每一次群发的机会,我们会选择多图消息。
4.单一图形信息。主要由标题、封面、摘要和时间组成。
其次,创建一个单一的图形信息。
如前所述,有两种形式的图形信息。先说单篇文章。点击单条图形消息图标,进入消息编辑器,如下图所示:
1.图形消息预览区。让作者看到最后发到用户手机上的效果,但是封面图片的显示和最终效果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2.文章的标题。标题试图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因为当消息被推送到用户的手机时,文章的标题首先显示在用户的对话框中。
注意长度不要超过13个汉字,否则手机显示屏会折叠,影响显示效果。
3.上传封面图片。尽量选择与文章主题相关,同时又符合公众号定位的图片,少用漫画等抽象形式。
注意要选择横图,也就是宽度大于高度的,也可以用多张纵长的图做一个拼图。如果图中有人,避免人头被砍,否则会出现这种情况:
4.文章摘要。对于文章的一些简要描述,可以选择文章中比较精辟的一段,长度不要超过120个汉字。
一定要注意摘要,因为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用户的图片显示很慢。了解文章主要看标题和摘要,一篇好的摘要一定会提高用户的阅读率。
5.编辑器工具栏。功能从左到右依次是粗体、斜体、下划线、编号列表、符号列表、图片上传、样式清除、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字体背景。使用方法和其他后台编辑器一样。
6.内容编辑框。编辑后的内容就是所见即所得。图片将自动缩放到合适的宽度。用鼠标右键,会出现一个菜单。您可以调整段落的左对齐、居中对齐和右对齐,还可以插入表格。
注意用户在阅读图文消息时是在手机上,所以内容排版要考虑手机的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1。风格要简约,不要突出太多颜色分散注意力;2,文章不要多图,会受网速影响,打不开。没有特殊情况三张图就够了;3、多分割,多留白,不要出现大量文字堆积;4.文本500-1000为宜。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时间太长,没有耐心。
7.链接到原文。这是微信群消息唯一可以添加外部链接的地方。现在很多公众号都把一些内容放在微信的模板里,所有的内容都要点击原文链接才能阅读,这是一个很好的导流方式。
注意很多生活或者电商账号都是通过原创链接卖货的。在此,注意不要卖假货,不要做垃圾广告。如果淘宝链接,尽量匹配你的账号定位或者同一个品牌,否则很容易被屏蔽。
8.发个预告。这个按钮非常有用。点击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输入自己的微信号。点击确定后,您的手机会收到一条图文消息。内容格式与用户群发消息时收到的格式相同。它可以用来检查标题、图片等的格式。是否正确,内容布局是否有问题。因为微信的缓存机制,有时候你会发现预览的消息和以前一样,过一会儿再发一个预览就刷新了。
注意,如果直接在微信后台编辑文章,由于微信后台没有自动保存功能,所以可以通过时不时点击发送预览来保存文章。
9.完成按钮。保存文章并退出编辑模式。
第三,创造一些新的图形信息
顾名思义,多条图文消息可以在一条群发消息中发送多篇文章,编辑器不同于单条图文消息,如下图所示:
1.预览标题图形消息。它非常类似于单个图形消息的预览,只是没有文章摘要区域,文章的标题堆叠在封面图像上。当鼠标移动到封面图片时,会出现蒙版图层,同时会出现一个钢笔图标。点击后,右边的编辑器会指向头条位置,你可以编辑头条新闻。
2.预览图形消息列表。这里的表单就像网站上的文章列表一样,只显示缩略图和文章标题。当鼠标移动到这个区域时,会出现一个遮罩层,包括笔的图标和回收站的图标。点击后,消息将分别被编辑和删除。
3.添加图形消息。点击后,在末尾添加新的图文消息,最多可添加7条消息,头条图文消息共8条。
4.多消息编辑器。除了抽象输入框外,其他与单个图形编辑器相同。在使用中,还要注意标题长度、图片大小、文字内容等。编辑器将根据左边的选择自动切换消息内容,箭头将指向相应的图形消息。
这里强调两点:
1.[联系我们]应添加在单个图形消息的末尾,每个多图形消息都应添加。怎么加可以参考之前发的。
2.每次写好的留言都给我预览,我同意了才能发出去。
四。统计数字
1.用户分析
点击“用户统计”可以看到用户增长的详细数据分析,如下
如下点击“用户属性”
2.图解分析
图文分析很重要,从中可以了解外发消息的阅读量,检验消息的质量。
如下所示:
3.消息分析
消息分析可以提供用户每天发送的消息数量,如下所示
(完)
本文标题:微信公众平台登录(微信公众平台登录入口)
本文地址:https://www.xbwxq.com/a/8560.html
本文来自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8###7@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